(VRPinea 5月15日電)2012年,南加州大學安納伯格傳播學院作品《Hunger in Los Angeles》在圣丹斯電影節完成亮相,標志著VR影視相關內容正式撬開國際電影節的大門。自此,全球各大電影節紛紛開設XR單元,不久前VRPinea就為大家介紹過北美獨立電影節翠貝卡的VR短片單元概況(延伸閱讀:第19屆翠貝卡電影節15部VR短片出爐!。


如果說沉浸式敘事在視聽語言尚未建立的今天一切還處于萌發階段,那目前各大電影節VR單元集中呈現的優質內容絕對是沉浸敘事的風向標。


除傳統老牌電影節外,提到XR內容便不得不提國內專注沉浸敘事內容的——砂之盒沉浸影像節(簡稱SIF,下同)。2018年,SIF首次在青島亮相,迄今為止兩年的積累,已經讓其從行業新秀以黑馬之姿沖向了國際的舞臺。(延伸閱讀:砂之盒沉浸影像展:“神游”之后不是潦草離場,而是逆風飛翔


但對于年輕的SIF來說,闖入國際XR行業的視野絕非最終目的?,F如今,即將滿“三歲”的SIF又有了新的動作:兩天前,SIF對外正式公布沉浸式內容孵化項目“砂盒計劃”。旨在尋找中國的創作團隊和獨立創作人,幫助其孵化更具創新力和市場價值的XR作品。


1.jpg


對于SIF來說,推出孵化計劃意味著什么?接下來又將會有哪些動作和規劃?帶著這些大家可能關注的問題,我們邀請到了SIF創始人樓彥昕就此次“砂盒計劃”進行了深度專訪。


VRPinea:從沉浸媒介的角度來說,SIF在全球范圍內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為什么還會有做“砂盒計劃”的想法?


樓:SIF目前已在2018、2019年成功舉辦兩屆,作為全球展映規模最大的沉浸影像節,我們希望SIF不僅是全球每年最頂級作品展示的平臺,更是搭建起中國與全球沉浸影像創意人合作的紐帶和橋梁。在和全球新媒介創意人和創作者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新內容的創作還面臨幾個方面的困難:


? 媒介理解:大多數創作者對新興媒介的理解和認知不足,可能在作品層面會有不同的構思和想法,但對于作品最終呈現的形態判斷力不足;

? 信息缺失:創作者在有初步想法和計劃后,對于作品整體制作周期、所需技術支持、整體規模及成本缺乏系統的考量;

? 資源缺失:到了真正制作環節,創作團隊可能面臨與第三方公司合作,匹配適合的資方及技術支持方等,這些合作資源往往是分散的;

? 商業變現:作品初步完成后,還需要通過大眾的反饋進行整體體驗改進。此外,作品的宣傳發行、平臺對接以及其余商業化布局也是很多創作團隊的弱項。


基于對上述問題的綜合分析,我們在經過一系列籌備后正式發起“砂盒計劃”,希望能夠篩選一批有潛力的創作人,梳理整合從前端到后端全產業鏈資源,同時對他們的項目進行輔導,幫助他們把作品打磨到更好。

4.png

VRPinea:如果類比傳統工業電影,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SIF在“砂盒計劃”中承擔的角色是制片方與發行方的結合體?


樓:是的,可以這么認為。制片方往往負責的是全鏈條工作,從前期找資金、演員、團隊,到找資源以及作品完成之后尋找合適的發行渠道等。但實際上我們除了擔任制片方的角色外,還要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創作者進行宣發工作,包括面向國內和國際的平臺以及各大電影節等平臺進行推介和宣傳等。所以SIF整體的角色更像是二者的結合體。


VRPinea:目前我們看到國內現有兩個大方向的內容,一部分可能是偏像邵導《黑色皮包》這樣相對新銳的,另一部分可能是偏商業化的,那么在砂盒計劃中你們會更傾向于選擇哪一類的作品呢?


樓:可以參照我們本次發出的孵化計劃,實際上我們有一個較為復雜的審核系統,我們會用十個標準維度來定義如何進行項目篩選,這其中就包含商業化和作品延展性等方向。篩選項目會是綜合的評估結果,不會單單根據作品的某一方面就選擇或者否定。

 

5.jpg


另外,提交到我們這里孵化的項目可能會是比較早期的,不會是像《黑色皮包》這樣比較完整的作品。我們希望在整個孵化過程中可以幫助他們建立更好的商業邏輯,從多個維度出發,規劃作品從創作到推向市場需要什么樣的路徑。


VRPinea:那在您看來,目前國內大環境下,VR內容創作存在什么樣的困境呢?


樓:目前來看VR內容創作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資金,現階段經濟環境不是很理想,導致大家都是“口袋里沒有彈藥,沒有牛奶面包”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創作作品更多是為了生存,而非創新驅動。


第二,目前整個XR產業硬件迭代速度和市場擴散效應低于預期,大家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進程信心不足,在創作圈層大家的創作熱情并不是很高。


第三,從我觀察到的情況來看,目前大家似乎被現有商業模式束縛了。基于現有的商業模式,很少有人會為了創新冒險。但實際上行業一直按自己的節奏穩步發展,目前市面上的案例和數據沒辦法準確呈現內容領域的價值和潛力?,F有的數據導致大家參與的態度是小心謹慎甚至是被動的。

 

3.png


VRPinea:像之前劉德華的“新興導計劃”讓寧浩這樣非科班出生的導演出現在市場上,包括11度青春系列電影,也讓微電影甚至是網絡大電影火爆了起來,你們認為“砂盒計劃”的啟動會給國內VR影視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樓:首先需要糾正下,我們孵化的對象不完全是VR影視作品,而是沉浸式媒介作品,這一點在孵化計劃中也有體現。對我們來說,推出這樣一個孵化計劃,我們希望能夠打破現有的行業壁壘,也就是“跨圈”。其實你也知道,VR圈相對來說還是一個小眾的圈層,我們希望能夠通過自身和合作伙伴把信息傳遞出去,擴散到諸如戲劇、音樂、傳統影視、游戲甚至是工業、文學和建筑等圈層,從更大的范圍內尋找有潛力的種子。


即便是傳統影視行業,很多優秀的導演也并非科班出身。我們希望有更多不同領域的創作人可以加入到這個計劃里面,不同圈層的人相互碰撞,打磨出更多有創意的作品。

 

2.jpg


VRPinea:除了“砂盒計劃”,SIF目前的業務規劃都是怎樣的呢?


樓: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們一年一度的砂之盒沉浸影像節,往屆我們都會把活動放在6月份,但今年情況特殊我們希望能在下半年挑選合適的時間成功舉辦。第二件事就是“砂盒計劃”,上邊已經談了很多。除了這兩件事外,我們還在規劃一系列小規模的商業展覽,把優質的內容帶給國內不同的城市和更多的消費者。


SIF經過兩年的沉淀,已經建立了全球資源網絡及相關合作伙伴的信任機制。我們希望能夠梳理手中的資源,從整個產業鏈的角度出發,推動行業能夠向前良性發展。


以上就是此次專訪的全部內容。從去年SIF2019現場火爆形式可以看出,消費端對沉浸式體驗內容是有強烈興趣的,對優質XR內容的需求是越來越強烈的。只是現在市場上能看到的內容還不夠優質、不夠精彩,又或是資源沒有配置好,沒有把好的內容輸送到消費端去。


所以此次的“砂盒計劃” 旨在通過各方面的交流,包括技術、制片、資源、渠道,來幫助有潛力的團隊或個人打造出好的作品,并把這些內容呈現給消費者。P君也呼吁有相關興趣的獨立創作人們趕緊報名加入這個計劃吧!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brand@vrpinea.com